为深入践行“美丽中国”建设理念,探寻自然生态美景,“寻美三江,传韵九州”观察实践团以青春为笔、以实践为墨,锚定“发现美、定格美、分享美”的价值坐标,穿梭于东津沱滨江公园的碧水长天间。团队成员用镜头捕捉生态灵动,以文字记录人文底蕴,将三江美景化作文化传承与生态守护的鲜活注脚,奋力书写生态与人文交融的时代答卷,为绘就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注入青春力量。


当晨钟叩响7月4日的天际线,实践团成员整装待发,迎着上午9时20分的暖阳,步入东津沱滨江公园。江面如镜,倒映着流云与岸边葱郁的草木,微风拂过,漾起细碎的金波。成员们沿着蜿蜒的步道前行,镜头聚焦于芦苇丛中翩跹的白鹭、垂钓者静立的剪影,以及浪花轻拍堤岸的瞬间。行至江边一株老黄桷树下,繁茂枝叶如天然华盖将阳光筛成满地碎金,大家席地而坐,听江风穿树的沙沙絮语,有人掏出速写本勾勒树瘤肌理,有人架起三脚架记录集体欢笑。


短暂的休憩为大家积蓄了灵感,稍作调整后,众人再次投入创作,时而凝望江雾氤氲的远方,时而蹲下拍摄石缝野花,在光影变幻间,将叶片露珠、树影波纹等景致悉数收录,让“发现美”的理念融入每一次快门轻响,以镜头诉说人与自然相遇的珍贵时刻。



带着满载自然馈赠的素材,实践团成员们满载而归,回到松格101教室开启“定格美”的创作篇章。视频剪辑区里,电脑屏幕蓝光闪烁,成员们目不转睛地筛选、编排素材,用全景镜头铺展江面的开阔浩渺,以特写镜头捕捉叶脉上凝结的露珠,通过巧妙的剪辑节奏,让江水流动与石刻碑文在画面中无声对话。新闻稿撰写宣传区里,键盘敲击声与交谈的沙沙声交织,宛如奏响一曲创作的交响乐。成员们反复推敲字句,将江水的悠长、堤岸的沧桑化作跃然纸上的文字:“悠悠江水,静静诉说着这里的故事。”当暮色漫进窗户,初剪成片在电脑屏幕上流淌,那些被定格的晨光与江景,正在数字世界里焕发新生。


华灯初上,松格101教室的总结会上,小队长们激情澎湃地讲述:“这四天,我们穿梭在合川的街巷山水间,从东渡老街探寻历史古韵、拜访非遗传承人,到赵家渡水生态公园定格江景,再到盐井老街记录市井烟火,我们用脚步探寻美丽合川,以镜头诠释美丽中国。在东津沱滨江公园的探索中,我们以镜头与文字深度捕捉生态与人文之美,如今剪辑、文案同步推进,将‘发现美、定格美、分享美’的理念落到实处,让合川的每一帧光影,都成为文化传承与生态守护的时代印记;让三江的每一处盛景,都化作美丽中国画卷上的绚丽笔触!”
撰稿:“寻美三江,传韵九州”实践团
摄图:“寻美三江,传韵九州”实践团
编辑:朱红
复审:史小霞
终核:刘 月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