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智能工程学院

【智工“三下乡”】笔墨声韵润乡土,直播星火燎原野——“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五)

为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普通话普及与文化传承。2025年7月5日,重庆移通学院“推普新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钓鱼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甘家坝蔬菜园开展了一场以语言推广与文化传承为核心的实践活动。通过朗诵教学、助农直播、书法传承等多元形式,为乡村儿童与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振兴的双轮驱动。

朗诵播种子,童声传力量

在钓鱼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团成员们开设“普通话朗诵课堂”,以趣味互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习标准发音与朗诵技巧。课堂以《将进酒》、《静夜思》等经典诗文为载体,通过角色扮演、分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朗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现场掌声不断,普通话的韵律与情感在童声中传递。一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表示:“今天我学会了用普通话读《静夜思》,感觉古诗更美了!”朗诵课堂让小朋友们增强了对语言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的感知,帮助他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自然流畅地使用普通话。

助农绽繁花,直播筑通途

下午16:00,实践团成员前往甘家坝蔬菜园,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助农直播活动。实践团成员化身“带货主播”,用流利的普通话不仅向全国网友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还讲述了背后辛勤耕耘的故事。直播过程中,实践团也详细介绍产品特点、生长环境和制作过程,将乡村好物与乡村故事娓娓道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而且让更多人了解到这片土地上的美好事物。

此次活动不仅让普通话走进课堂,为小朋友们打开认知世界的新窗口,更通过直播带货的创新形式,用语言的力量架起乡村与市场的桥梁。下一步,实践团将持续深化普通话推广工作,探索更多“语言+”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撰稿:“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罗晓丹

摄图:“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

编辑:史小霞

复审:史小霞

终核:刘 月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