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智能工程学院

【智工“三下乡”】青春科技赋能乡土,助推乡村激活新动能——“传播科技新动能,绘就助农新画卷”实践团活动纪实(五)

2025年7月6日,是重庆移通学院“传播科技新动能,绘就助农新画卷”实践团深入合川区云门镇棕林村开展实践工作的第五日。实践团始终坚守“科技赋能乡村、服务助力发展”的核心理念,有序推进多项富有实效的实践活动,以体系化、专业化的课程设置为载体,切实将青年学子的智慧与力量融入乡村振兴发展进程,让青春之花在乡村建设的沃土中绚丽绽放。

无人机翱翔课堂,学科辅导夯实基础

上午,棕林村活动中心内,求知的热浪扑面而来。实践团成员化身“科技领航员”,用生动的PPT为棕林村的孩子们揭开无人机的奥秘,为棕林村的小朋友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无人机课程。

课堂上,实践团从无人机的基础构造讲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机械原理转化为童趣盎然的故事。“无人机的螺旋桨就像小蜻蜓的翅膀,快速转动才能带它飞上天!”伴随着动画演示,小朋友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时不时发出惊叹。课后实操环节更将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争先体验操控,欢呼声此起彼伏。科技的种子,已悄然播撒进童真的心田。

当讲到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如喷洒农药、监测农作物生长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憧憬,争相举手提问课后,实践团还利用模型无人机进行简单操作演示,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


智慧农技进农家,筑牢银龄网络安全铜墙铁壁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与农业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如:要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根基;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农业创新力与竞争力提升。实践团紧扣国家政策,为棕林村的老人宣讲现代农业以及现代农业器械知识。

下午,实践团开启了对农业的宣讲,如:农业生产在科技发展下已日新月异,掌握现代农业知识与技术,对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现代的温室大棚已经发展到智能温室大棚,通过手机或电脑能够远程查看大棚内植物种植情况,为现代大规模种植提供了便利,也节省了人力成本。在种子选育方面,建议优先选择经过审定的抗病虫害、耐旱性强的优质品种,这能够显著提升单位面积产量。施肥环节则应注重科学配比,将有机肥与化肥合理结合,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上的农业知识平台,遇到病虫害问题时,通过拍照上传的方式,快速获取农业专家的专业防治建议。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诈骗案件频发,大家务必通过正规农资销售渠道采购种子、化肥等物资,切勿轻信陌生人推销的“高产特效药”“新型良种”等虚假宣传,共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农业生产安全。

夕阳熔金,实践团成员的身影仍忙碌在村头巷尾。从孩童科技启蒙的课堂,到助力长者跨越“数字鸿沟”、识破诈骗陷阱的耐心讲解,这群青年用汗水注解新时代的担当。他们坚信,科技赋能的力量终将在棕林村的土地上深扎根系,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助力村庄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宏图中振翅高飞。

撰稿:“传播科技新动能,绘就助农新画卷”实践团

摄图:“传播科技新动能,绘就助农新画卷”实践团

编辑:朱红

复审:郭超然、王世耀

终核:王辉明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