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智能工程学院

【智工“三下乡”】童声普语绽光彩,薪火相传启新程——“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七)

盛夏骄阳似火,乡村热情如歌。为进一步扎实推动普通话在基层的普及应用,奏响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强音,2025年7月7日,重庆移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联动钓鱼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举办了一场以“普音入童心,艺路绽光彩”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文艺汇演,通过歌曲、朗诵、手势舞等形式,将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精神融入精彩纷呈的节目中,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新动能。

普通话赋能,城乡心连心

活动伊始,主持人热情开场,点明了普通话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乡村振兴的“信息钥匙”。他指出,在电商直播、文化交流等场景中,普通话的普及能有效提升村民表达能力,助力乡村产业“走出去”。随后,钓鱼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传干部李曦老师上台,她肯定了实践团过去7天的辛苦付出,表示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今天的文艺汇演,既是成果展示,更是新起点,希望大家能将普通话融入日常,让社区成为语言文明的窗口。同时,李曦老师也表示,后续社区也将继续创新形式,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让普通话真正成为邻里间的“连心桥”。

稚音歌方正,手舞助心桥

在文艺表演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全体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共同带来的歌曲《字正腔圆》,“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普通话的魅力在这些表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家在旋律中尽情感受汉字的铿锵韵律。此外,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共同演绎的《像你一样的朋友》手势舞,既展现了普通话的韵律美,又诉说着这几天大家的同行情谊。

乡音译普韵,情谊绕城乡

为了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能参与到推普活动中来,扩大影响力,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方言翻译”游戏环节。主持人邀请乡亲们用方言说句子,由现场的小朋友用普通话翻译。此环节激发了现场观众的参与热情,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乡亲们积极踊跃地用方言表达,小朋友们也纷纷举手抢答,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对普通话和方言的理解与运用。

稚声传自信,童言耀乡情

普通话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展现自信的舞台。陈吕琪、谢乐森、杨景涵等“小小演说家”闪亮登场,他们用稚嫩却清晰的声音,讲述着家乡的美好故事,表达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带来了精彩的演讲表演。随后,实践团也现场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及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流程,为在场观众送上了实用的生命安全技能。另一方面,小朋友们用清澈的童声深情朗诵经典篇目《中国话》,以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展现普通话的魅力,传递对中华语言文化的热爱。

表彰激励前行,推普步履不停

活动的最后,举行了激动人心的颁奖仪式,对在推普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小朋友进行了表彰。获奖的小朋友们纷纷表示:“我会继续努力,把普通话说得更标准”。同时,实践团代表李少龙也上台分享了这几天难忘的实践,他表示:“教留守儿童练习绕口令时,孩子们反复纠正发音的认真模样,让我深刻感受到推广普通话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心与心的交流。这趟推普之旅,我们既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成长的见证者。未来我们将继续用青春力量,让普通话之花在乡村绽放”。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更是推普工作扎根乡村的生动实践。从前期开设的普通话课堂,到创新设计的“拼音闯关游戏”、“小小演说家”等特色课程;从孩子们从怯生生开口到自信朗诵的蜕变,到村民主动用普通话参与互动的积极转变,无不彰显着推普工作的扎实成效。未来,实践团也将通过线上辅导、云端诵读会等常态化活动,让标准的普通话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最动听的时代音符,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撰稿:“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罗晓丹

摄图:“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

编辑:史小霞

复审:史小霞

终核:刘 月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