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政策,培养学院学生健康婚恋观养成,9月17日下午14:30,智能工程学院初心守护小红花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渝北区慈孝社会服务中心以及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在天渠110共同举办一场以“情绘心寻,曼守爱梦”幸福婚恋艺术工作坊活动,吸引40名学生积极参加。

本次活动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艺术疗愈师李然老师作为主讲嘉宾。“曼陀罗不是‘画画考试’,不用追求技巧,哪怕是随手画的线条、色块,都是对自己当下状态的表达。最重要的是绘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而不是画得是否“好看”。我们自由发挥,拒绝评判。”李然老师开场时的一句话,打消了不少同学“不会画画”的顾虑。李老师鼓励同学们,通过简单的绘画创作,让大家在笔尖流转间缓解压力,感受内心的平静。

活动工作人员专门为同学们提供了画纸、彩铅等基础工具。在轻柔的音乐背景下,李然老师引导大家先闭眼深呼吸,感受身体的放松,再根据当下的心情,从“圆”开始,当内心感到混乱、迷茫或矛盾时,在一个圆形框架内进行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将内在混乱转化为外在秩序的过程。再自由添加线条、色彩和图案。有同学用暖黄色填充出太阳般的图案,想记录某个下午晒太阳的好心情。有同学用深浅蓝色叠加,坦言想通过颜色把学习的压力‘画’出去。还有同学搭配了多种亮色,感慨道好久没这么随心所欲地涂涂画画了。

“一开始总想着‘画得好看’,后来跟着老师说的‘不用管对错’,慢慢就投入进去了。”参与活动的张同学分享道,画图时自己完全忘了刚才还在担心的其他事情,“画完看着自己的作品,突然觉得心里特别敞亮。”

据李然介绍,曼陀罗绘画源于心理学中的“自性化”理论,圆形的构图能让人产生安全感,自由创作的过程则能帮助人们释放潜意识里的情绪,它更像一种‘视觉日记’,不用说话,就能完成和自己的对话。色彩和笔触是情绪的载体。同学们可以通过选择颜色和绘画的力度来无形中表达自己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内心感受(如愤怒、焦虑、悲伤)。这是一种安全、非破坏性的情绪宣泄方式。

本次活动帮助同学们应对情感压力、管理情绪、认识自我并促进心理整合。曼陀罗绘画是一种将艺术、冥想和心理治疗融为一体的有效方法,对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撰稿:白晶
摄图:白晶
编辑:朱红
复审:谭英姿
终核:王辉明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