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志愿】“烟火中的服务絮语”——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暑假返家乡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在重庆移通学院2025年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2024级通信工程卓越五班的胡俊祎同学于7月1日到达位于武隆仙女山天怡芳草地度假酒店,开展了为期42天的企业实习。

通过沉浸式参与餐饮服务全流程,从理论学习转变为实践操作,在餐桌方寸间体悟服务本质,在烟火日常中锤炼职业能力,完成了一场从“纸上谈兵”到“躬身实践”的成长蜕变。

【初入岗位:从“手忙脚乱”到“渐入正轨”】

7月初,胡俊祎同学怀揣着对餐饮行业的好奇与忐忑,正式进入天怡芳草地度假酒店开始实习。首日上岗,看似简单的引导入座却给胡俊祎同学不小的挑战——面对同时进店的三桌客人,因紧张记错座位号,险些造成排座混乱。胡俊祎同学的师傅鲁伟当即上前补位,一边从容安排客人就座,一边低声指导胡俊祎同学应对这类事情的处理方法。

最初一周,失误成了常态:摆台时餐具间距不均、报菜名时混淆菜品特色、端托盘时因发力不当洒出汤汁……为攻克这些难题,胡俊祎同学利用休息时间反复练习。师傅鲁伟的一句话令胡俊祎同学印象深刻:餐饮服务没有捷径,把简单的事做千百遍,做到极致就是专业。

【深耕细节:在“烟火气”中读懂服务本质 】

实习中期,胡俊祎同学开始接触客诉处理、特殊需求服务等复杂场景,也逐渐理解“服务不止于流程,更在于温度”这句的含义。8月初,当胡俊祎同学看见一位带孩子的母亲用餐时,主动从后厨取来儿童餐椅和备用餐具,当母亲因孩子打翻汤碗而手忙脚乱时,随即迅速清理桌面随后重新拿副碗筷。餐后孩子母亲的感谢让胡俊祎同学明白服务的核心是换位思考。

一次晚餐高峰期,一位老年顾客因菜品过咸提出不满,语气颇为急躁。胡俊祎同学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先道歉,再询问老人的意见后立即联系后厨重新烹制,并赠送了一份软糯的甜品。餐后经理找到胡俊祎同学说老人对其刚刚服务表示很满意,这件事使胡俊祎同学明白客诉不是麻烦,而是拉近与顾客距离的契机。

【实习感悟:平凡岗位上的成长与沉淀】

这段烟火气中的成长,恰如志愿与返家乡活动的意义——在躬身实践中触摸生活肌理,于服务他人时照见自身价值。无论是餐厅里记住常客的喜好,还是返乡时为邻里办一件实事、在志愿岗位上坚守一份责任,本质都是用真诚回应需求,以细节传递温度。

这些经历使胡俊祎同学明白:职业无分高低,服务不问大小,凡用心处皆能发光。它们共同构成青春的修行课,使其在扎根大地中懂得担当,在连接彼此中学会共情。这份从实践中淬炼的初心与能力,终将成为照亮未来的星火,指引我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以热忱赴使命,以行动践成长。



撰稿:胡俊祎

摄影:胡俊祎

编辑:单建琴

复审:单建琴

终核:吕海军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