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大数据大咖传记阅读】010期|品大咖传记 汲成长力量 ——异科导师熊清宇开展大咖书籍品读分享会


为持续推进学校 “信息产业大咖阅读计划”,深化校园书香文化建设,引导学生从大咖事迹中提炼实践智慧,10 月 10 日下午,大数据学院异科导师熊清宇在观云书院功能室,带领组内学生开展大咖书籍品读分享会。本次活动聚焦《任正非与华为》《爱彼迎传》两本传记,通过 “内容梳理 + 案例拆解 + 感悟交流” 的形式,让同学们在互动中解锁大咖精神的实践价值。

分享环节伊始,曹霞霞同学以 “华为的‘逆周期’成长” 为核心,梳理《任正非与华为》的关键内容。她特别提到书中两个核心案例:一是 2000 年互联网泡沫时期,华为放弃短期利润、坚持投入 3G 技术研发,最终在通信标准制定中占据先机;二是面对外部技术制裁时,任正非推动 “备胎计划” 落地,仅用 3 天完成鸿蒙系统对安卓的替代适配,保障了终端业务的正常运转。“任正非反复强调‘华为的冬天一定会来’,这种危机意识不是焦虑,而是提前布局的清醒。”她结合自己的编程学习经历补充,“之前做课程设计时总依赖现成框架,直到遇到兼容性问题才慌了神,现在才明白,和华为‘储备技术’一样,我们平时也要主动啃算法、练底层代码,才能应对学习中的‘突发状况’。”

随后,张渝同学以 “从气垫床到全球住宿生态” 为线索,拆解《爱彼迎传》的商业逻辑。他重点分享了爱彼迎的两次关键转型:第一次是创始人发现 “游客在旧金山找不到高性价比住宿” 的小需求,用出租自家气垫床的方式试水,靠 “人情味服务” 积累首批用户;第二次是疫情期间,全球出行需求骤降,团队快速推出 “长期住宿”“本地体验” 方案,将业务从 “旅行住宿” 拓展到 “生活服务”,成功盘活平台资源。“最打动我的不是他们做成了多大的生意,而是面对问题时的‘灵活度’。” 他举例,“书中提到团队为了优化用户体验,会亲自入住房东的房源,记录‘床品舒适度’‘隔音效果’等细节,这种‘从用户视角找问题’的做法,让我在做小组项目时也开始主动调研同学的需求,而不是闷头做方案。”

分享结束后,现场展开热烈讨论。刘永同学提问:“华为的‘狼性文化’强调奋斗,爱彼迎则注重‘温情连接’,两种不同的团队理念,我们该如何借鉴?” 熊清宇导师结合两本书的核心观点回应:“华为的‘奋斗’是面对技术壁垒时的攻坚精神,爱彼迎的‘温情’是面对用户需求时的共情能力,二者本质都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灵活应变’。比如大家做专业竞赛时,既要有攻克技术难点的‘狼性’,也要有和队友磨合、倾听评委建议的‘温情’,才能平衡效率与效果。”

此次品读分享会打破了 “单向分享” 的模式,通过案例拆解和师生互动,让大咖精神从 “书本理论” 转化为 “可借鉴的方法”。同学们不仅深化了对 “坚韧”“创新” 的理解,更找到了将其应用于学习、实践的具体路径。熊清宇导师表示,后续将继续围绕 “大咖精神落地” 设计活动,比如组织 “传记中的方法论” 实践打卡,让同学们在行动中真正吸收大咖智慧。

摄图:李欣

撰稿:熊清宇

编辑:张旭

初审:张旭

复审:张旭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