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增强校园法治氛围,助力校园法治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瀛溪书院,在瀛溪书院很正式研讨室开展了“法在心中·智在行动”法治知识问答竞赛活动,共有来自綦江校区不同专业的近30名学生参与。

活动伊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白余凤老师通过原理教学和案例解析等凡是,为同学介绍了宪法、民法和刑法等重要法律知识。同学们通过宪法知识学习,深刻认识到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至高地位。白老师结合“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意义,引导同学们思考宪法与公民权利义务的关系。民法素有“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称,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通过对《民法典》的解读,同学们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禁止高利放贷”等条款的学习,则让同学们认识到法律既是维护权益的盾牌,也是规范行为的准绳,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树立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刑法则是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白老师通过真实案例警示同学们“法律红线不可触碰”。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刑事责任年龄等基本概念,更通过侮辱国旗国徽罪、侵害英雄烈士名誉罪等特殊罪名的学习,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尊严和社会公序良俗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接着到了正式的竞赛环节,学生通过学习通进入班级群参与答题和抢答。此次竞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设置了必答题、抢答题和情景模拟题。必答题环节,选手们将稳扎稳打,展现对法治知识的扎实掌握;抢答题环节,考验大家的手速和知识储备,在紧张刺激的抢答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情景模拟题则选取了“学校规定‘染发扣学分’是否合宪”这一贴近校园生活的话题,通过分析高校自治权与人格尊严权的关系,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校园管理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法治精神。

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将法律融入日常生活,做法律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此次竞赛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一次法治教育的生动实践,有助于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相信在此次竞赛的推动下,校园将形成更加浓厚的学法、守法、用法氛围,为构建和谐、法治的校园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罗小丽、韩雨彤
摄图:白余凤
编辑:韩雨彤
复审:韩雨彤
终核:韩雨彤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二〇二五年四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