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昇,中共党员,现任团委宣传推广中心副主任,担任计算机学院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班&綦河书院异科导师。曾获“完满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信息化建设先进个人”(2次)、“品牌营销与新闻宣传先进个人”(2次),指导学生在“第三届重庆市大学生短视频大赛”获得二等奖、在“中国大学生在线‘大我青春’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中获得优秀奖、在“2023大学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中获得优秀奖等,并获得校内外多个赛事“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探寻兴趣之源,叩启梦想之门
作为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班共35名学生的异科导师,从“2022我在移通启航”师生首次见面会的生涩到如今的熟稔,彭老师严格遵循异科导师工作要求,以 “知”学生、“信”学生、“点”学生为基础,认真履行为人之“导”的职责。一方面了解学生需求,在学校规定与自身能力范围内给予帮助,做到“学生愿提问,老师愿解决”;另一方面,在特殊时点给予学生及时的关心,或是旁敲侧击,了解同学们口中的他,做学生的倾听者,为同学们提供情绪价值,鼓励学生在完满教育的沃土里野蛮生长。




立足我校“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常态化开展大咖阅读,合理利用书院空间与书籍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探讨阅读感悟,落实每月一心得分享,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分享大咖故事,通过因书结缘,以书交友的形式,着力培育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乐中读”。作为大咖阅读的引路人,以周期性、分享式的大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师生共同感悟那些成功者的勇气、视野、思辨、抉择、坚韧、传奇,在大咖精神的书籍中,追寻自己的精神世界。




深耕兴趣之壤,培育成长之苗
是老师也是最知心的朋友。在师生共融的常态中,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自己的兴趣领域,帮助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鼓励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兴趣既燃,彭老师便带学生沉浸式深耕。将綦江区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的无人机实训活动转变为“驯服飞行器”的奇妙课堂,面对异科学生首次实操无人机险失控的紧张局面时,彭老师化身“技术教练”,以调整参数如输入专属指令的比喻安抚鼓励,点燃学生创新火花,引得大家提出无人机外卖物流、森林火情监测等奇思妙想。他又把传统文化融入共享厨房,以面团为载体,在欢笑中捏出金鱼饺、元宝饺,让学生于烟火气里悟透文化传承逻辑。社区服务里,彭老师将社会责任转为“道德代码”,带学生化身“超级英雄”守护家园,从清洁卫生到敬老爱老,让技术极客向人文创客转变。组织郊外果园采摘,融合自然与情感,拉近师生距离。在这些活动中,彭老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在跨界融合中实现知行合一。







绽放兴趣繁花,收获成长硕果
一路成长,成果斐然。经过三年的陪伴与成长,也有同学们不断传来的好消息,热爱志愿服务的唐茂洋同学目前累计志愿时长200+,取得百名优秀志愿者、志愿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在参加重庆市第四届乡村振兴大赛中荣获市级二等奖,在现目前进行的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拿到复赛资格;擅长体育的丁雨乐同学代表学校在2024年和2025年两次参与重庆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在甲组男子三级跳远单项上分别斩获第四名与第七名的成绩,和团队一起在两年内先后获得甲组男子团体第一及第二的荣誉。在校运动会上,连续三年蝉联男子三级跳远冠军;UM啦啦操队队长王苗和团队一起在两年内先后获得2024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集体组花球规定动作冠军,2025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集体爵士规定动作全国冠军,同时摘得双人爵士、集体花球自选及规定动作三项亚军,实现历史性突破,并代表学校在重庆市健美操比赛中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彭老师用创新实践证明:教育是帮学生找到专属 “兴趣调用栈”,当无人机飞过传统文化天空,当饺子香飘进科技课堂,他用兴趣节点连接起看似离散的成长路径,在代码世界与烟火人间搭建起双向通道,引领学生乘风破浪,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用兴趣解锁成长新范式,让青春在多元探索中绽放光芒。
异科箴言:
异科导师打破了学科界限 ,以跨学科视野引导学生探索多元思维,跨界引航,为学生打造“个性化成长路径”。异路生花的路上,师生成长相伴,通过学生的箴语感知导了学子对导师 “温暖走心” 陪伴的感念,皆是“以心育心” 的生动注脚。


计算机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