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699期|全生异科导师:王江文:异科导师的碎片式陪伴日常

王江文,大数据学院2023级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升本5班、数字媒体技术专升本1班&玉棠书院全生异科导师,荣获2023-2024学年优秀异科导师。现任玉棠书院综合办主任,曾任玉棠书院学生发展导师;工作期间,曾获三下乡优秀指导老师、第七届完满教育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优秀奖、指导学生团队连续两年获“书院优秀自治委员会”称号。

“老师,你到底是教啥的?”——在与异科学生的第一次见面会上,这是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作为异科导师,我们确实有点“不务正业”:不像专业课老师专注传授知识,也不像辅导员主抓纪律管理。我们更像是校园里的“跨界陪玩师”,带着29个来自不同专业的小可爱,在两年时光里一起“折腾”。这份角色,其核心在于生命与生命的深度对话,在于灵魂与灵魂的彼此唤醒与照亮。

谁说学习一定要正襟危坐?在异科导师这里,知识传递变成了一场场妙趣横生的“非正式会谈”。每月一期的大咖阅读不再是枯燥的文本分析,而是变身“思想轰趴”,从《雷军传》到《周鸿祎传》,小米的兴起不再是秘密,3Q大战也成了同学们口中的笑谈,同学们争相与这些“大咖”进行跨时空对话。学长分享会更像是一个温馨的“经验茶话会”,那些失败经历和校园趣事往往比成功学更受欢迎——毕竟恋爱的八卦不是想听就能听的。劳动实践时平日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同学们,在菜地里发出阵阵惊叹:“原来萝卜也可以开花啊!”。这些看似“不正经”的活动,却在欢声笑语中悄悄改变着每个人,有人发现了新兴趣,有人突破了社交恐惧,还有人解锁了隐藏的生活技能。



我们的非正式学习派对

谁说学习一定要正襟危坐?在异科导师这里,知识传递变成了一场场妙趣横生的“非正式会谈”。每月一期的大咖阅读不再是枯燥的文本分析,而是变身“思想轰趴”,从《雷军传》到《周鸿祎传》,小米的兴起不再是秘密,3Q大战也成了同学们口中的笑谈,同学们争相与这些“大咖”进行跨时空对话。学长分享会更像是一个温馨的“经验茶话会”,那些失败经历和校园趣事往往比成功学更受欢迎——毕竟恋爱的八卦不是想听就能听的。劳动实践时平日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同学们,在菜地里发出阵阵惊叹:“原来萝卜也可以开花啊!”。这些看似“不正经”的活动,却在欢声笑语中悄悄改变着每个人,有人发现了新兴趣,有人突破了社交恐惧,还有人解锁了隐藏的生活技能。


深夜食堂与心灵SPA

记得第一次与学生做饭,大家挤在小厨房里手忙脚乱,不会削皮、调料放错,但就是这样“灾难现场”般的晚餐,却成了最温暖的记忆。但也是在食物的香气里,大家聊学业、聊感情、聊未来。谈心谈话也不走寻常路。可能是操场夜跑时的随口倾诉,可能是微信里的表情包大战,甚至是在包青团时面粉飞舞中的真心话。这种“非正式治疗”,往往比正经的心理辅导更有效。


毕业季的售后服务

转眼间两年的陪伴就要画上句点,看着这群小可爱即将“出道”闯荡职场,我这个异科导师立刻开启了“全能辅助”模式。在简历指导环节,我们仔细梳理每段校园经历,将简单的学生会工作转化为展现组织协调能力的典型案例;我积极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分享各类招聘资讯和内推机会,成为同学们求职路上的信息枢纽。最令人欣慰的是面试辅导过程,见证着他们从最初的紧张无措到后来的从容自信,完成了一次次精彩的蜕变。当得知团队中有10位同学获得优秀毕业生荣誉时,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就像园丁看到自己精心照料的花园终于迎来绽放的季节。这段特殊的师生情谊,终将成为他们职业启航时最温暖的助力。

这两年,与其说我是导师,不如说我们是互相成就的伙伴。29个不同的灵魂,29种独特的色彩,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不是塑造,而是陪伴。在书院这个温暖的集体里,我们甘愿做那个默默传递力量、点亮心灯的摆渡人,与亲爱的学生们并肩见证蜕变,共同奔赴山海。这份在短暂却珍贵的时光中沉淀的情谊,早已超越了师生,升华为校园里彼此牵挂、共同成长的家人,这份羁绊,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