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188期|瀛溪书院:刻木为画,印红寄情:瀛溪学子以千年技艺献礼国庆

如何让千年历史的版画技艺在校园中“活”起来?又如何为传统工艺的创新实践开辟新场景?2025年9月29日,瀛溪书院与科幻艺术工坊以一场凸版版画创作活动,交出了一份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生动答卷。本次活动以“传统工艺+书院联动”为核心,不仅让古老技艺走进年轻学子的视野,更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源于传统的创造活力。

版画是一门兼具历史厚度与工艺精度的艺术形式,其核心工艺为“木板雕刻”。本次活动创作的版画属于凸版版画,创作过程分为两大关键环节:首先是绘画设计,同学们需在木板上勾勒出清晰的图案轮廓,这是创作的基础,每一笔都为后续雕刻指明方向;其次是木板雕刻,从整体造型到细节纹理,同学们需在木板上精准雕琢,让图案在木板上逐渐生动,每一步都需耐心与巧思。两个环节紧密衔接,让参与者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版画的工艺逻辑与艺术价值。

活动现场,翠绿的草坪上,折叠桌椅有序摆放,蓝色木板、刻刀等工具整齐罗列。他们手持刻刀,在蓝色版画上精心雕琢。有的以经典卡通形象海绵宝宝为创作对象,不一会儿,海绵宝宝的形象便逐渐清晰,还在上方刻上“YEAH”字样,充满青春活力;有的将国庆元素融入其中,刻出可爱的小羊与小鸟形象,旁边配上“国庆”二字,表达对节日的美好祝愿;还有的以北京建筑为蓝本,刻画出门楼、屋檐的轮廓,表达对首都的向往与敬意。刻制过程中,时而传来刻刀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时而有同学们讨论刻制技巧,专注与活力在现场交织。

完成创作后,大家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同学拿着手机,将自己的版画作品与参考图案对比,脸上满是成就感;有的几人一组,共同展示各自的作品,画面充满了艺术的碰撞与交流的喜悦。活动中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同学们举起自己的版画作品,向大家介绍创作思路与过程,分享创作时的感悟。整个活动现场,以刀为笔,以版画为媒,尽情释放创意,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也在创作与交流中,让版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青春的视角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让我们走进采访,一同聆听同学们在此次版画创作活动中的真切心声与深度感悟。

计算机学院的陈俊宇坦言,参与活动前他对版画知之甚少,仅知晓其是中国珍贵的传统非遗技术。而在老师的细致讲解与学长学姐的热心帮助下,他逐渐走进版画的艺术世界,深深爱上了这门承载着历史底蕴的传统艺术。大数据学院的冯江分享道,此次活动体验感极佳,创作过程治愈且充实。在创作过程中,以国家为主题,对她来讲这不仅是手工的成果,更是她对祖国深情的祝福。她表示,若有动漫、风景等其它主题的类似活动,定会再次参与,还会热情推荐给朋友,邀他们一同感受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次版画创作活动,是我校探索“传统工艺传承+书院体系建设”的一次创新实践。它不仅让师生近距离接触版画技艺,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更通过书院“连接点互动体系”,让艺术实践与社区文化深度融合,提升了参与者的动手能力、审美水平与协同意识,为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未来,瀛溪书院科幻艺术工坊将持续探索传统工艺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新途径,依托书院“一站式”综合社区建设,推出更多如“传统木刻+文创设计”“手工技艺+社区分享”的跨领域活动,让传统艺术在校园里焕发更多活力,让艺术之美成为校园文化的鲜明底色。



撰稿:李敏琪

摄图:何家昊

编辑:侯有艺

复审:何家昊

终审:田猛

瀛溪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