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合川校区】1982|汇江书院:“这也能玩?”“我还能造!”——记汇江书院首届工坊创意体验集市

4月23日,当最后一抹夕阳洒在篮球场上,汇江书院首届工坊创意体验集市在欢声笑语中画上句点。这场以开创意为主题的汇江书院工坊创意体验集市,吸引了五百余名师生参与,十一大工坊展位和异科导师体验专区化身“灵感游乐场”,让创造力与动手能力碰撞出绚烂火花。在这里,科幻小说能“长出翅膀”,泥巴能捏出未来城市,连你的脸都可能变成一幅行走的抽象画。这场让书院学子们一脚踏进“现实与脑洞”的次元壁的活动不仅兑现了“让创意落地”的承诺,更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人人皆可创造”的热潮。

工坊变身“创意游乐场”,每个角落都是灵感发射器

“我们想让大家知道,创意不是高冷的名词,而是可以摸、可以玩、可以造的动词!”活动负责人曾皓澜兴奋地介绍。本次集市以"可触、可玩、可造"为核心理念,将汇江书院各工坊的成果转化为一个个趣味横生的互动体验点,从科幻创作到短视频拍摄,从泥塑雕刻到奇幻妆造,每个展位既是成果橱窗,也是孵化创意的“脑洞基站”。

创意的序曲:当音乐与科幻共舞

活动刚一拉开帷幕,篮球场中央便传来清亮的歌声。汇江书院“创造·科幻”趣分享工坊的学子们以一首改编版《告白气球》点燃全场。不同于原曲的温柔,他们将动感的科幻元素融入旋律,电子音效与人声和声交织,仿佛将听众带入星际漫游的奇幻世界。项目导师刘然老师说:“音乐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情感与协作的桥梁,同学们用歌声证明了创意的无限可能。”这首开场曲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活动主题——创意,本就是一场跨越界限的对话。

创意的磁场:工坊矩阵构建灵感生态

随着活动全面展开,篮球场化身为创意能量场,每个摊位都是一座微型创意宇宙。在“化中画”创意妆造艺术工坊前,学生负责人刘仙同学正手持画笔,在体验者脸上勾勒出敦煌飞天的飘逸线条。一位体验者惊叹道:“原来妆容可以是流动的诗,每一笔都是文化的解码。”而隔壁的“我型我塑”泥塑体验区,姜翰林老师带领学生用黏土重塑万物,指尖与泥土的对话间,或抽象或写实的形态渐次成型,仿佛在泥土中封存了时光的温度。

科技与艺术的交响在智桥筑梦竞技创新中心的展台前达到高潮。邓娟老师团队带来的小型机器人矩阵整齐列队,机械臂绘制出“创意无限”的字样,而一旁的工创工坊则陈列着精密的机械车模型,齿轮的咬合声与参观者的惊叹声此起彼伏。朱函芳老师的新媒体工坊则以视觉震撼征服观众,用镜头语言讲述着校园四季的诗意,科技与艺术的共生关系在此刻具象化。

创意的催化:跨界互动点燃思维火花

如果说工坊展示是创意的静态呈现,那么创意互动专区则让灵感迸发的火花四处飞溅。创意水果香皂摊位前,学生们将皂基融化后倒入蜜桃、西瓜模具,空气中飘着甜腻的果香,有人调侃:“这香皂做得太逼真,差点想咬一口!”糖画体验时同学们执勺如笔,金黄的糖浆在垫板上勾勒出蝴蝶的轮廓;火漆印章体验区弥漫着复古气息,熔蜡的松香混合着彩色蜡粒,学生将姓名缩写封入复古红蜡,仿佛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契约;毛毡戳戳乐则成了“解压圣地”,同学们对着羊毛团疯狂戳刺,最终收获的可能是立体图案,也可能是一团“薛定谔的毛球”,但丝毫不影响成就感爆棚;一位初次尝试的同学捧着成品笑道:“原来暴力美学也能创造温柔。”

而在“科幻小说创作营”的互动区,罗琳老师设计的“海龟汤”游戏正将逻辑与创造力推向高潮。参与者需通过碎片化线索拼凑真相,当最终答案揭晓时,掌声与恍然大悟的笑声交织成独特的创意协奏曲。这种将叙事技巧融入社交游戏的创新形式,让文学创作从纸上跃入现实,成为可触摸的思维体操。

创意的温度:在交互中看见成长的可能

活动的深层意义,在于搭建人才孵化的“基站”。在“新意创享”工坊的石头画展区,李臣老师指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作品说道:“每块石头都有独特的肌理,正如每个学生都有待发掘的潜能。”看似轻松的体验背后,是书院对“创造力培养体系”的深度实践——让教育回归体验,让成长在互动中悄然发生。

参与者纷纷表示,活动打破了传统教育场景的边界,让创意真正“活”了起来。来自南湖书院、艺术传媒学院的孟超凡提到:“亲身体验工坊项目后发现,创造其实是一种人人都能参与的状态。”活动指导老师彭聪指出:“许多学生在互动中展现了意想不到的潜力,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为书院育人提供了新思路。”汇江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岳振远老师在总结中强调:“本次活动是汇江书院构建工坊‘创意生态’的起点,未来将持续搭建实践平台,助力学生将灵感转化为现实。”汇江书院计划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工坊培养体系,推动优秀项目常态化展示与孵化。未来将定期举办创意交流活动,并加强与校外资源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部分活动成果将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展示,延续创意影响力。

结合“创造力”培养体系,汇江书院联动校内外资源共建10个工坊,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鼓励开放的讨论和思维碰撞,以激发灵感和培养创造技巧。通过各工坊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聚焦艺术妆造、语篇叙事、音乐合唱、拍摄技巧、科技制作、非遗雕塑等各个门类,在实践中感悟、培养、实践学生创造力,至今已累计开展常规活动140余期,获得校内外奖项70余项。

汇江书院首届工坊创意体验集市虽已落幕,但创新创造的火种已然播撒。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场关于探索与精进的启蒙。在这里,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尝试,都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起点。期待更多师生携手,在汇江书院共同书写创意篇章。

撰稿:吴泳燚

供图:杨丝童

编辑:吴泳燚

初审:杨丝童

复审:卢力

终核:岳振远

汇江书院供稿